202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20日清晨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,来自全球各地的3万余名选手齐聚一堂,共同挑战42.195公里的极限征程,经过激烈角逐,埃塞俄比亚选手特斯法耶·阿贝拉和莱特·格布雷西拉西耶分别以2小时06分18秒和2小时22分45秒的成绩夺得男女组冠军,展现了非洲长跑强国的绝对实力。
赛事盛况:万人齐跑,点燃秋日激情
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马拉松赛事之一,本届北京马拉松吸引了包括专业运动员、业余跑者和国际特邀选手在内的众多参与者,清晨7时30分,随着发令枪响,选手们从天安门广场出发,途经东城区、西城区、海淀区等标志性路段,最终抵达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,沿途观众热情高涨,为选手们加油助威,赛道两侧的志愿者和医疗团队也为赛事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在开幕式上表示:“北京马拉松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,更是展示城市风貌和全民健身成果的重要窗口,我们希望通过赛事,进一步推动健康生活理念的普及。”
精英对决:非洲选手延续统治地位
男子组比赛中,特斯法耶·阿贝拉在30公里后逐渐拉开与第二集团的差距,最终以2小时06分18秒的成绩冲线,这一成绩也刷新了北京马拉松赛会纪录,肯尼亚选手基普乔格·坎迪以2小时07分03秒获得亚军,中国选手李子成以2小时11分34秒位列国内选手第一,总排名第八。
女子组方面,莱特·格布雷西拉西耶在后半程发力,甩开卫冕冠军、肯尼亚选手杰普科斯盖,以2小时22分45秒夺冠,中国选手张德顺表现抢眼,以2小时28分16秒的成绩获得亚军,成为本届赛事最大黑马。
中国军团:突破自我,未来可期
尽管非洲选手依然占据领奖台主导地位,但中国选手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,李子成和张德顺的出色发挥,让国内跑者看到了中国马拉松的进步空间,赛后采访中,张德顺表示:“今天的成绩是对自己训练的肯定,但也看到了与国际顶尖选手的差距,我会继续努力,争取在未来的比赛中更进一步。”
大众跑者中也不乏亮点,76岁的退休教师王建国以5小时23分完成比赛,成为本届赛事年龄最大的完赛选手。“跑步让我年轻,只要身体允许,我会一直跑下去。”王建国笑着说道。
赛事服务:科技赋能,保障升级
为提升选手体验,组委会今年引入了多项创新举措,赛道沿途增设了8个降温喷雾点,并首次使用AI人脸识别技术,帮助跑者快速查询比赛照片,医疗方面,共有120名急救跑者和50个医疗站点全程待命,确保选手安全。
环保理念也贯穿赛事始终,所有补给站均采用可降解杯具,完赛包中的纪念T恤由再生材料制成,据统计,本届赛事共回收塑料瓶超过2万个,垃圾分类处理率达到95%以上。
全民参与:马拉松文化深入人心
除专业竞赛外,本届赛事还设置了亲子跑、公益跑等配套活动,吸引了近5000组家庭参与,公益跑环节为偏远地区儿童体育教育筹集善款超过200万元,北京市长跑协会负责人表示:“马拉松不仅是竞技,更是一种生活方式,我们希望通过赛事带动更多人爱上跑步。”
随着最后一名选手在关门时间内冲过终点,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画上圆满句号,这场融合了竞技、文化与公益的体育盛宴,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马拉松的活力与温度。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lol竞猜平台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lol竞猜平台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