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时间7月22日凌晨,2023年世界游泳锦标赛跳水项目在匈牙利布达佩斯落下帷幕,中国跳水“梦之队”延续统治级表现,在已结束的四个奥运项目角逐中包揽全部金牌,15岁天才少女全红婵与搭档陈芋汐以断层优势摘得女双10米台冠军,随后全红婵在单人项目中再度上演“水花消失术”,以破纪录的466.20分卫冕成功,老将王宗源、曹缘则分别在男子3米板单双人项目上展现“定海神针”般的稳定发挥。
女双10米台:默契组合碾压式夺冠
作为巴黎奥运周期新配对的组合,全红婵/陈芋汐在预赛阶段便以领先第二名58分的成绩锁定头名,决赛中,两人从首轮开始便牢牢掌控局势,五个动作的同步分均超过9.0,尤其在难度系数3.2的5253B(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半屈体)动作中,七名裁判打出满分10分,最终以368.40分刷新赛会纪录,英国组合安德莉娅/洛伊丝凭借最后一跳的稳定发挥反超美国队获得银牌,但总分仍落后中国队43分之多。
“我们每天训练要跳这个动作至少20次,”赛后陈芋汐指着记分牌上的满分动作说,“红婵总是能比我早0.3秒入水,现在我们的节奏已经像照镜子。”值得一提的是,这是陈芋汐继2019年光州世锦赛后,第三次在该项目上折桂。
全红婵单人赛缔造新神话
24小时后进行的女单10米台决赛成为全红婵的个人表演,在第三跳207C(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)这个曾让她在东京奥运会预赛失误的动作上,全红婵以教科书般的完成度赢得96.00分,现场大屏幕慢镜头显示其入水时仅泛起硬币大小的水花,随着最后一跳5253B的完美发挥,计分牌显示的总分466.20分,打破了陈若琳保持13年之久的世锦赛纪录(454.65分)。
“207C现在是我的好朋友了,”全红婵赛后俏皮地拍了拍跳台扶手,尽管以28.5分的巨大优势夺冠,这位广东小将仍对细节耿耿于怀:“第四跳6243D的打开时机还是早了点,回去要加练200次。”银牌得主陈芋汐同样表现优异,五跳中有四跳得分超过85分,展现了中国队在该项目的绝对统治力。
男子3米板:王宗源双线作战显担当
相较于女子项目的青春风暴,男子赛场则见证着传承的力量,26岁的王宗源在双人项目中与奥运三朝元老曹缘搭档,面对英国名将拉夫尔/哈丁的强力挑战,中国组合在最后一跳109C(向前翻腾四周半抱膝)顶住压力,得到106.68分的单轮最高分,最终以459.18分实现中国队在该项目的五连冠。
单人决赛堪称心理素质的终极考验,王宗源在第四跳5156B(向前翻腾两周半转体三周屈体)出现小失误,被墨西哥选手伊瓦拉短暂反超,关键时刻,这位湖北小伙以难度系数3.9的5156B和109C两个“杀手锏”连续斩获105分以上,最终以572.90分首夺世锦赛单人金牌。“曹哥赛前告诉我,跳板比赛比的是谁先忘记上一个动作。”王宗源赛后透露,自己在失误后立即回看录像调整起跳角度。
技术解析:中国队的“秘密武器”
国际泳联技术委员会代表马克·安德森在解说中指出,中国选手的制胜关键在于“垂直起跳技术”和“晚转体时机”,通过高速摄影对比可见,国外选手平均在起跳0.8秒后开始转体,而全红婵等人能延迟至1.1秒,此举可减少旋转半径提升转速,中国队科研团队首创的“水花模拟系统”也引发关注,该系统能通过流体力学计算,帮助运动员精准控制入水角度。
展望巴黎:新规下的挑战
随着国际泳联宣布巴黎奥运会将增设混双团体赛,中国跳水队领队周继红表示已启动新阵容磨合,本次世锦赛未参赛的杨昊、昌雅妮等队员正在国内进行针对性训练,值得注意的是,本次包揽四金的中国队平均年龄仅21.3岁,较东京奥运会夺冠阵容年轻2.4岁,队伍梯队建设成效显著。
当被问及“梦之队”是否已触及天花板时,全红婵给出了孩子气的回答:“跳水池的天花板有10米高呢,我们才刚碰到第一层。”随着赛程进入非奥项目阶段,中国健儿将继续向混合全能、1米板等金牌发起冲击。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lol竞猜平台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lol竞猜平台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发表评论